——从“救火队员”到“服务预判官”,一场工程行业的售后革命悄然上演
当传统工程企业还在为售后电话轰炸、微信群消息“刷屏”焦头烂额时,苏州海康智能通信工程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海康智能”)已悄然完成一场“静默变革”:通过引入售后大师工单SAAS系统,将售后环节从成本黑洞转化为价值增长极,更以“未诉先应”的服务预判能力,重新定义工程行业售后管理的想象力边界。
在通信工程领域,项目交付只是服务的起点。海康智能每年需处理超2000个售后工单,但传统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:
“盲人摸象”式管理:电话、微信群报修信息碎片化,工程师是否到场、问题是否解决全凭口头反馈,管理层如同“盲人骑瞎马”;
“被动挨打”式响应:客户抱怨“报修后石沉大海”,工程师却因信息滞后白跑数趟,双方体验双输;
“数据孤岛”式决策:工作量、时效性、满意度等关键指标依赖人工统计,误差率高且滞后,优化服务无从下手。
“有一次客户因网络故障报修,但工程师到场才发现是设备老化,这类‘无效上门’每月浪费近200小时。”海康智能售后人员回忆道。
售后大师系统为海康智能定制的解决方案,核心在于用“数字钥匙”重构售后流程:
1. 扫码报修:让客户“说话”直接触达管理中枢
每个项目生成唯一报修二维码,客户扫码即可上传问题视频、定位及紧急程度。系统自动生成工单并推送至管理员,同时触发“15分钟响应机制”——若未处理,工单将升级至上级主管。
“过去客户需描述半天问题,现在5秒上传视频,我们甚至能远程指导简单操作,避免无效上门。”工程师小李感慨。
2. 智能派单:让工程师“少跑路,多办事”
系统基于工程师位置、技能标签及当前任务量,自动匹配最优人选,并规划最短路径。派单后,客户和工程师同时收到短信通知,包含工程师照片、联系方式及预计到达时间,透明化流程消除客户焦虑。
3. 服务闭环:从“解决投诉”到“创造惊喜”
服务完成后,客户会收到评价短信,评分直接关联工程师绩效。更关键的是,系统通过分析历史数据,能预判设备故障风险——例如,某客户网络设备连续3次因“电压不稳”报修,系统自动触发预防性维护工单,工程师上门检查电路并安装稳压器,将“被动救火”转为“主动防火”。
在“新基建”与“双碳”目标驱动下,工程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竞争。海康智能的实践揭示:售后数字化不仅是工具升级,更是战略转型——通过沉淀服务数据,企业能洞察客户需求、优化产品设计,甚至反向赋能前端施工,形成“施工-售后-优化”的闭环生态。